您现在的位置是:新闻讲解网 > 热点
五百志愿军陷数千敌围,竟使美英联军恐遭全歼,绝境逆袭!
新闻讲解网2025-04-04 20:58:06【热点】73人已围观
简介
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期间,一段鲜为人知的战斗悄然展开。五百志愿军被数千联合国军围困,然而我军寸步不让,以寡敌众直面强敌。此突围一役,敌我力量悬殊,胜负尚不可知,战士们却皆怀必死决心,一心想为战友留存生机。自 1951 年 4 月 22
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期间,一段鲜为人知的战斗悄然展开。五百志愿军被数千联合国军围困,然而我军寸步不让,以寡敌众直面强敌。此突围一役,敌我力量悬殊,胜负尚不可知,战士们却皆怀必死决心,一心想为战友留存生机。自 1951 年 4 月 22 日起,中朝军队携手发动此战役,其规模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堪称空前,持续了将近两个月,投入兵力约达 15 个军。此前第四次战役已取得良好战绩,成功将联合国军阻挡在三八线附近。倘若此次战役能够顺利推进,必能收获更为丰硕的战果,只是深陷困局之中,五百壮士究竟怎样破釜沉舟,进而突围成功呢?在铁原、金城和金化一带,联合国军仍然保持着主动进攻的态势,试图在主动型战场上给我军增加负担。至于其他地区,他们则以防御战术为主,尽量维持当前的局面,保持稳定的局势,想办法从东西方向登陆作战,建立新的战线。联合国军的野心昭然若揭,我军自然不会任由他们得逞。粉碎对手的阴谋,打破对手的幻想,这一向是中国军人最擅长的事情。第五次战役开打之后,战场局势仍然十分危急,志愿军战士还是像之前的每一次战斗一样保持高度警惕,全身心地投入到战斗任务的执行工作当中。1951年4月,志愿军第40军354团3营的战士们肩负重任,在团参谋长刘玉珠同志的带领之下,执行快速穿插任务。迂回,穿插,包围,这些都是我军在长期革命作战过程中极为常见的战术,其中,穿插对于行军部队的速度要求非常高。穿插需要的是队伍提前行动,预判敌人的方向,用高度的专注和灵活的反应,对敌人的队伍实现分割和破坏。只有我方的行军速度领先于对手,战士们才能实现有效的穿插。因此,对于3营的战士们来说,快速行动是最为重要的事情。他们在用速度,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。可速度,也成了他们最大的问题。由于3营的速度高过1营,兄弟部队后续歼敌没有跟上,战士们先遇到了强敌。对面的敌军人数有好几千,每个人的装备也十分精良。而一个营的兵力,大约只有500人,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,大到仿佛有了一条难以被填平的沟壑。敌人依靠兵力和火力的优势,对3营做出了包围的架势。来自周遭的压力,此时如同巨大的石头,沉沉地压在刘玉珠和营长李德章的心上。孤军对战,孤立无援,这样的形容词在战场上可不是什么好词。最糟糕的境地,或许也就是如此了吧。既然已经被敌人包围,那3营也完全没有必要抱任何的侥幸心理。在最坏的情况下,来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搏斗,此时此刻也未尝不可。刘玉珠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。他有过丰富的战斗经验,对局势的判断也更加准确。在思索对策之时,他脑子里的想法也逐渐成熟。他们本来负责执行的就是穿插动作,需要深入敌后,切断敌人与旁边部队的联系,确保其他战线上的兄弟部队能够一一歼灭敌人。现在,不正是执行战术的好时机吗?无论如何,他们也要切断敌人之间的联系,用强有力的军事行动拖住眼前这支敌军部队的动作。因此,就算是打到最后一个人,3营也得把使命贯彻到底。血战到底,打完最后一颗子弹,这是刘玉珠作为团参谋长,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。此情此景,生死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。营长李德章,以及教导员马仲吉,对于参谋长的计划完全支持。能够走到这一步的人,谁不是顶天立地的军人,谁会轻易认输?他们凑在一起,整合了部队的所有资源,保证战士们每人一支枪,也把有限的人员安排到了最有价值的位置上。他们的战斗,是一场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冒险。谁都知道会付出什么,但谁也不知道结果。正是因为结果未知,过程才更惊心动魄,也更能给人希望。刘玉珠还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,这件事也体现了他团参谋长的综合素质。他打开自己的公文包,拿出了一些随身携带的重要文件。作为团级干部,他的文件,自然是志愿军相当重要的情报。由于接下来的战斗生死未知,刘玉珠不敢拿军队的信息开玩笑。
付费解锁全篇
购买本篇
很赞哦!(12)
上一篇: 锋无力!国米真不该在夺冠后留下劳塔罗,或步奥斯梅恩后尘
下一篇: 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