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2024我们关注的民生新闻

发表于 2025-04-04 21:12:43 来源:新闻快线网

关注民生,服务发展。2024年,西江日报紧贴民生热点,紧盯群众关切,围绕扶危济困、民生实事、民生政策、创新发展等方面,报道了一系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“民声”新闻,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响。我们选取部分新闻,一起回顾2024年的“民生印记”。 封开县金装镇望高村建成美丽的小公园,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。 记者 杨永新 摄【关键词:服务民生】持续推进“瓶改管”工程据8月20日报道,肇庆老旧小区“瓶改管”项目是一项由政府主导、小区推进、企业实施、居民配合的民生工程,有助于加快天然气的普及,提高居民用气的安全性。今年,肇庆有关部门联合燃气公司,持续推进老旧小区“瓶改气”工作。其中,肇庆新奥公司全年预计完成8000户报装,实现5000户通气;肇庆佛燃公司预计完成500户报装意愿收集;德庆华润燃气公司预计完成272户报装意愿收集,并实现年内通气。截至8月19日,全市老旧小区已完成“瓶改管”约7万户,城镇天然气普及率67.76%,逐渐让居民用上了惠民利民的“放心气”。开展无电梯老楼扶手安装据12月9日报道,上下楼扶不稳、抓不住,是我市无电梯的老旧居民楼行动不便群体普遍面临的难题。为切实解决市民群众上下楼梯“急难愁盼”,2024年,肇庆深入开展老旧居民楼扶手安装工作,将“城镇无电梯老楼扶手安装行动”纳入市十件民生实事。为做好该件民生实事,我市各单位、企业、社区形成合力,通过摸清安装底数,引入国企、民企力量参与,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资金、专项债资金以及产业协作项目等财政资金有机融合等,有效解决需求收集难、安装资金难等问题。截至目前,肇庆全市已完成安装扶手1115条,长度36203.2米,涉及老旧楼684栋、居民14102户。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据1月10日报道,近年来,肇庆大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,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供水“三同五化”工程,实现供水工程“全区一张网、一家企业管”,彻底扭转了多年来“一镇一企、一村一站”的分散供水管水局面。截至2023年12月,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9.8%,规模化比例达82%,统管人口比例达93.94%,专业化比例达97.68%,已建成87宗“千吨万人”规模化供水工程,覆盖农村人口达到289.05万人,带动部分地区从“用水难、水质差”,到用上“放心水、幸福水”的巨大转变。汛期保障民生供应据4月22日报道,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,肇庆多地水位明显上升。为此,我市各部门闻“汛”而动、连续作战,及时转移和救助受困群众,全力清理积水点和垃圾,保障市场肉菜供应和公交安全运营等,致力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,把强降雨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。其中,截至4月21日8时30分,侨银、绿润环卫公司已累计出动1193人次、322车次,清扫城区树叶堆积点820处,有效保障了城市排水的畅通。民政部门、各镇(街道)大力开展救助需求排查工作,加强对辖区低保、特困、低保边缘家庭等困难群众的巡视探访,以做好强降雨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。其中,截至4月21日12时,端州区共上门摸排困难群众133人次,转移安置受灾困难群众2人。【关键词:城乡治理】乡村治理的“望高经验”据1月15日报道,封开县金装镇望高村通过创新社会基层治理、引进产业带动强村发展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,实现乡村美丽蜕变,于近日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。望高村委会下辖13个村民小组,共有570户、2500多人。该村农房的外墙颜色整齐划一,打造有望高古街、古树公园、文体广场等网红打卡点,且随处可见紫花风铃等绿植。为推动乡村发展,望高村引入社会资本和苗木专业公司,将村里的边角地、废弃地、荒山地、拆违地、庭院地、路边地等统一盘整起来,创新开展“一村千树”产业项目,实现了“一地生三金”目标,即农民土地出租挣租金、资本投入挣收益金、务工就业挣薪金。去年,该项目为该村集体和地属村民带来收益超13万元,村民就业收入超23万元。“智慧停车”破解停车难据5月9日报道,车辆乱停乱放是我市各地普遍面临的困境。为杜绝这一乱象,近年来,我市不断探索实施智慧停车项目,在盘活公共停车资源,缓解停车供需矛盾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。其中,2022年,出头社区投入160多万元打造智慧停车系统。在公共场所设置摄像头158支,在社区出入口设有车牌识别系统一体机,其人脸识别系统还和公安部门相关系统联网。高要区金利镇也有开展智慧停车项目,利用设置在公共路段的高位AI超清视频相机,建立了规范标准的城市停车资源信息数据库,能提供停车信息实时检索、线上投诉建议等多项服务,打破了城市车位的“信息孤岛”。诸如此类的智慧停车项目,不仅有效解决了“停车难、乱停车”问题,而且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,打破了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,让流动的数据实现共享,为城市综合治理注入“数字”力量。探索农业托管“168”模式据9月13日报道,为破解农业生产效益低、农田丢荒现象突出等问题,高要区大湾镇率先在全市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——“168”模式。该模式通过村集体流转散户土地,将“零碎田”并为“大块田”,全程托管给供销农服公司,统一开展“耕、种、管、收、加、销”6大环节,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、承包地碎片化等问题。同时,以整村推进为策略,服务于中小农户及种植基地,进一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,推动粮食丰产丰收。据统计,目前大湾镇托管的360亩水稻田产量提升了25%,已为当地村集体及农户增收近25万元。【关键词:关注弱势】多元救助困难妇女据3月14日报道,近年来,高要区人民检察院持续深化开展“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”活动,加强与区妇联协作联动,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,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,共筑“一次救助、共同帮扶”的多元司法救助机制,切实为困难妇女撑起司法救助的“暖心伞”。针对偏远农村地区困难妇女的需求,检察机关从“坐等群众上门”转变为“积极主动救助”,免去申请人奔波之苦。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妇女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在案件办理中加快调查审查节奏,建立“检察长协调、分管检察长推动、业务部门具体承办、各部门共同参与”工作机制。据统计,近三年来,高要区人民检察院共救助困难妇女35人,发放救助金59.5万元。为孤困儿童点亮希望之光据5月15日报道,怀集县民政局以社会福利院为依托,以点带面,逐步覆盖全县孤困儿童,持续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“为爱上色快乐成长”工作品牌,护航孤困儿童健康成长。该县大力开展平台打造、制度建设、未保队伍建设、帮扶救助、孤儿助学工程等工作。目前已建成1个县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、19个乡镇(街道)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;建有村(居)未成年人活动室、儿童之家共326个,关爱保护阵地实现全覆盖;成立了县未保工作队伍,并依托乡镇(街道)儿童督导员、村(社区)儿童主任、“双百”社工开展关心关爱等服务。同时,按时按量做好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。2024年1-4月,已累计发放孤儿养育金386人次、共64.27万元,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3270人次、共487.33万元。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据11月5日报道,为有效改善残疾人因身体功能缺陷所带来的生活不便,保障其居家生活安全,近年来,广宁残联积极争取专项扶持资金,为残疾人家庭实行了无障碍改造。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,广宁残联结合每户家庭实际情况,制定“一户一策”改造方案,力求设计更精准,细节更贴心,每处改造都能真正解决残疾人家庭的“急难愁盼”。据统计,近年来,广宁残联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200万元,为388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居家无障碍改造。其中,今年改造了40多户,切实解决了残疾人出门难、洗浴难、如厕难等实际困难。来源: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戴福钿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随机为您推荐
热门文章
文章排行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2024我们关注的民生新闻,新闻快线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